專訪|新天山水泥黨委書記、總裁肖家祥:切實做好行業自律和剛性錯峰生產 是行業穩增長的根本之策
切實做好行業自律和剛性錯峰生產
是行業穩增長的根本之策
——訪中國水泥協會執行副會長,新天山水泥黨委書記、總裁肖家祥
本刊記者陰音
? ?2022年1-5月,全國累計水泥產量7.83億噸,同比下降15.3%,為近十年同期最低水平。疫情仍未結束,市場需求連續幾個月大幅下滑,水泥價格大幅跳水,企業經營困難,行業穩增長面臨嚴峻挑戰。為貫徹4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精神,進一步統一大企業領導人的共識,堅定信心,強化自律,實現行業抗疫情穩增長目標,中國水泥協會于6月30日在湖北召開了重點大型水泥企業領導人抗疫情穩增長會議。會議針對水泥行業1-5月份的市場行情,就市場存在問題、主要原因進行了客觀分析,統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識,增強了抗疫情穩增長的信心。
? ? 在行業遭遇如此嚴峻的市場形勢下,此次會議的召開目的和意義何在?下半年水泥行業的市場形勢如何?企業應如何積極調整應對?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水泥協會執行副會長,新天山水泥黨委書記、總裁肖家祥。
?
記者:請您介紹一下為何中國水泥協會在6月份連續召開兩次大企業領導人會議?會議召開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武漢會議的精神重點是什么?為什么提出要執行“剛性錯峰生產”要求?
肖家祥:今年上半年,水泥行業的市場形勢十分嚴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水泥需求大幅度下滑,為近二十年以來水泥需求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3月中旬以后,本來是水泥行業的旺季,但受疫情影響旺季不旺,需求大幅下滑,導致價格出現大幅跳水。
其次,今年上半年水泥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由于煤炭成本大幅上漲,大幅拉高水泥生產成本50元/噸以上。
上半年的水泥行業效益大幅下滑,需求大幅下滑、價格大幅跳水疊加成本大幅上升,不少省份出現了全行業虧損的困難局面。另外,多重因素導致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更加突顯,行業穩增長信心嚴重受挫,穩增長壓力空前。
在這種形勢下,為貫徹4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精神,進一步統一行業共識,堅定信心,強化自律,實現今年行業抗疫情穩增長增效益目標,中國水泥協會在6月先后組織南北兩大區域的重點企業負責人,召開了北方地區大型水泥企業領導人抗疫情穩增長會議,以及全國重點大型水泥企業領導人抗疫情穩增長會議。
會議旨在探討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如何強化行業自律,扭轉全行業虧損局面。兩次會議的召開,使大家統一了認識,明確行業形勢已經到了近年來最困難的時期,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除了疫情的影響,還有產能嚴重過剩和市場非理性行為導致的惡性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強化行業自律,發揮大企業的引領作用,全國聯動以省為單位執行剛性錯峰生產,才能從根本上扭轉局面。
會議召開后,大家一致認為:首先,要理性認識行業形勢和行業困難,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常態化錯峰生產力度,推行剛性錯峰生產,保供給,增效益;其次,全行業要統一行動,堅持和完善行業自律,共同維護各區域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和健康有序的行業生態尤為重要;最后,大企業要發揮行業引領作用,行業協會要發揮好組織協調作用,主動爭取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推動常態化錯峰生產。
?
記者:進入下半年,隨著黨中央國務院穩增長政策措施的逐一落地,多地重大項目建設開始進入投資放量“加速期”,行業的供需矛盾有望大幅緩和,價格有望快速進入修復通道。請問您對今年下半年行業形勢有何預判及分析?
肖家祥:今年4月,黨中央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明確要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任務,國家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同時,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的政策措施。
對穩定全國的經濟大盤,尤其是穩投資,國家出臺了很多積極有效的政策,效應也在逐步顯現,相信對下半年水泥需求將會是十分直接的拉動。但是由于政策的到位需要一個過程,水泥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局面,也不是需求的拉動就可以扭轉和改善的。同時,下半年高成本的格局依然沒有改變。因此,對下半年的形勢判斷,應全面、理性的分析判斷,需求將恢復增長,預計后四個月將會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要實現穩增長的目標難度相當大。
從需求端角度分析,影響水泥需求的幾要素包括:固定投資方面,預計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但房地產政策盡管有所放松,今年下半年的房地產投資想要恢復到正常水平,難度還是很大;農村投資方面,預計對水泥行業的拉動是有限的。因此,下半年的水泥需求預計會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但不會出現大幅上升的格局,全年需求預計比去年同期仍有較大幅度下降。
從供給端來看,部分地區的新增產能,加之淡季的庫存高位,以及去年由于能耗“雙控”導致供給端的減少等,這些外部政策因素的影響將逐漸減弱。與此同時,預計今年用電情況要好于去年,煤炭短缺影響的供給情況也會緩解。因此,今年的供給端整體會好于去年,相應的下半年的供需矛盾,即產能過剩的程度會比去年嚴重。
可以看到,因成本上升趨勢不變,所以從需求、供給和成本端的角度來看,下半年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抓好常態化的全國聯動的區域剛性錯峰,有效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也能有效減緩成本大幅上升對行業效益的影響。
可以預判,下半年實現穩增長目標難度是比較大的,全行業必須要同心協力來共同應對。一方面,大企業要引領其他的中小企業,從行業利益角度出發,共同維護行業良好健康的生態。另一方面協會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
?
記者:您認為目前錯峰生產的開展存在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如何發揮大企業在行業穩增長中的引導作用?
肖家祥:當前錯峰生產的主要問題首先是部分企業對于錯峰生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其次,有小部分省份對于錯峰生產的監管力度不足,執行好錯峰生產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再次,有部分省級協會的組織力度還不夠。
大企業要發揮好行業自律、錯峰生產的引領作用,一方面自己要做好,另一方面要發揮好協會的組織協調作用,監督全行業所有企業都做好,這兩方面不可偏廢。因為光靠大企業是不夠的,需要全行業共同行動起來。
?
記者:中長期來看,水泥需求將呈現明顯下行,水泥供需會形成新的再平衡。行業整體要向“量減價增”的方向發展。您認為水泥行業應如何調整思路,適應新的社會發展需求?
肖家祥:從中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必然會導致水泥需求的下降,也會推動水泥工業的轉型。在需求下滑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有效的去產能措施,產能過剩將進一步加劇。
另外,中國的水泥行業已經進入到高成本時代,很多要素成本都在上升,其中能源價格會維持高位,而且從總的趨勢來看還會上漲。再加上人工成本、資源成本、物流成本等等的原材料、人工和制造成本還將進一步上升。與此同時,隱性的成本也在上升,去產能、綠色低碳轉型、綠色化智能化升級等都需要大量成本支出。需求下降,成本上升,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這是行業未來幾年面臨的最基本的形勢和挑戰。
同時,“雙碳”目標也是水泥行業必須去應對和面對的考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圍繞“雙碳”目標,水泥行業的減碳任務是幾大行業中最重的,難度也是最大的。但這是黨中央基于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擔當與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深思熟慮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水泥行業要積極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號召。作為“高能耗和高碳排放”行業,水泥行業在能耗“雙控”和“雙碳”目標形勢下,實現高質量發展任重道遠。
在這種情況下,水泥行業一方面要強化行業自律,落實好錯峰生產,有效改善行業生態,努力實現穩增長目標;另一方面要積極有效深入地推進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市場整合,提高行業集中度。
如何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和有效推進去產能是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最根本的兩項任務。這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大企業要更好的發揮好行業的引領作用。
?
記者:“雙碳”目標下,行業供給端改變將為企業帶來新的機會,綠色化、智能化將成為水泥企業節能、降碳的關鍵詞。您認為在“雙碳”目標下,企業在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方面有何路徑?
肖家祥:“雙碳”目標對于水泥行業來講,既是機會,更是挑戰。水泥行業減碳的難度是所有高排放行業最重的,但“雙碳”目標下的轉型升級只能做好,否則企業就可能會被淘汰。從行業角度來看,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行業也將沒有出路。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建材集團和新天山水泥,正確明確將綠色低碳化轉型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作為未來公司發展的主要目標和工作任務。主要的路徑包括:首先,現階段主要任務是通過節能來減碳,通過節煤節電來降低碳的排放和能源的消耗。其次,積極推進替代燃料和替代原料的應用,推進綠色替代能源的應用。再次,積極開展低碳熟料和低碳水泥的研究。同時,還要積極的發展綠色低碳的物流方式,例如利用水運及皮帶廊道代替內部的汽車運輸。最后,積極尋求政策上的支持,水泥行業“雙碳”的問題要依靠政策來推動,行業和大企業要認真研究相關政策建議。